夜幕下的2023上海书展举办地,上海展览中心。视觉中国资料图
8月22日是七夕,也是2023上海书展·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最后一天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夜幕降临之前,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在濛濛细雨中涌进思南文学之家,等待马来西亚华语小说家黎紫书带来今年书展的最后一场文学活动。
“我做好了心理准备,七夕晚上应该没什么人。路上又下了雨,我想大家更不会来了。”
结果一进会场,黎紫书惊奇地发现每一排都坐满了人,就连座位后排的过道、两边角落的空地也站满读者。
她刹那间想起了自己小说《流俗地》里的一句话:“人生中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发生的。”
黎紫书在上海书展。这是今年上海书展·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最后一场文学活动,依然爆满。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
的确,好雨知时节——上海书展就是读者的时节,作家的时节,文学的时节。
对作家而言,上海书展可能是令人惊喜的初次见面,也可能是令人欢喜的久别重逢。
在15日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,西班牙作家洛伦佐•席尔瓦、奥地利作家菲利普•韦斯、阿根廷作家萨尔瓦多•马利纳罗与中国作家陈福民、骆玉明、倪文尖、路内、田耳、索南才让、淡豹、吕晓宇等齐聚一堂。在19日的中信作家之夜,毕飞宇、何向阳、宋明炜、梁永安、李凤群、赵松、唐克扬等作家相互问候、拥抱,交谈。尽管写作总是孤独的,但久违的邂逅,同行的确认,有时也是一份珍贵的温暖。
更多的温暖来自读者。
三天前,阿来在思南文学之家的出现引起读者轰动。那场活动有关诗歌,当阿来用四川话朗读他的诗,大家安安静静,专注地看着他,听着他,或拿起手机录下这一刻。在那样一个时空里,彼此陌生的人们共同聆听一首诗,而诗歌犹如翻涌的海潮,将一座座“孤岛”连成一片。
阿来(右二)在上海书展
日常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沿着各自的轨迹一路向前,但因为文学,人与人之间有了共情,有了理解。
毕飞宇的新作《欢迎来到人间》有关医生,在上海书展之前,有人问他怎么看待当下的“医院反腐”,到了分享会现场,毕飞宇认真地对台下读者说:“我们有事说事,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亵渎医生这个职业。”没等这番话说完,全场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毕飞宇(中)在上海书展
这样的共情和理解不仅有关当下,也有关过去。
在茅盾文学奖作品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分享会上,孙甘露谈到小说背后有一段真实的故事,它远比任何一部作品都要精彩,如果读者能通过这部小说去关心那段历史,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受益。
孙甘露(左)在上海书展
的确,文学不仅能跨越时间,也能跨越地域与空间。不同地方的文学碰撞出更多的火花,这恰是上海国际文学周独特的地方。
来自西班牙的作家洛伦佐·席尔瓦坦言他的推理小说《水之道》(暂译)是受到《孙子兵法》的启发,书名就源于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。
85后蒙古族青年作家索南才让由此想到:“文学是世界共通的通行证。任何国家的文学都具备一种世界性,它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,对人们产生影响。”
索南才让、洛伦佐•席尔瓦、菲利普•韦斯、萨尔瓦多•马利纳罗在上海书展
七天七夜,一场场文学交流活动,作家与作家之间灵感碰撞,读者也有机会亲近他们喜爱的作家,深入他们好奇的作品。
在这样的碰撞与亲近里,路内看到了一种久违的优雅和亲切。
路内(右二)在上海书展
有意思的是,上海书展中不仅是读者打量作者,读者检验作品,作者同时也在观察读者。
今年杨志军带着《雪山大地》参与其中,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上海书展,也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第一次在公开活动中露面。
读者排着长队,拿着一本书甚至是一张纸等待签名的样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——经过人群时,他会留意读者手里的书,并感慨于上海的阅读氛围真好,读者素质真高。
杨志军在上海书展
这种感觉索南才让也有,他是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。当他在古籍区翻阅赵孟頫的字帖,抬头发现一位老先生也拿起那本字帖看了起来,两个人站的角度一样,翻到的页面一样,甚至拿字帖的姿势也一样。
老先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巧合,冲他微微一笑。
还有一次,他上楼梯,听到前面一对父子在聊三国。小朋友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,拿着一套讲三国的书,而他的父亲在一旁不着痕迹地讲起三国方面的知识,索南才让就跟在他们后面,听得津津有味。
在哲贵的形容里,上海书展是读者与作者的“双向奔赴”——读者们专业、善良,冒着酷暑和大雨来排队,来安安静静地听一场文学,作者们也对读者们,报以最真诚的回答与写作。
举起手机录阿来读诗的读者们
文学是直抵人心的,在书香洋溢的上海,它穿越街头巷尾,走过霓虹灯彩,跨越万家灯火。
这是属于每个爱书人的幸福感,踏实富足。走出书斋的作家们与无数来自远方的人们在此相遇,从未如此接近,就像攒了一年的消息,终于可以开口言说了。
七天是短暂的,但又是漫长的,因为这七日定会在未来的漫长的日子里沉淀记忆。
这就是上海书展,一座鹊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