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 | 诗迈医药研究院(ID:Bio-Smile)
作者 | 易飘
编辑 | 符雪宁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年来,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行业深度融合,远程会诊、互联网医院、智慧医疗等数字医疗蓬勃发展。近两年来,我国的数字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超过千亿,增长了59.14%。数字医疗指用数字化重新解构医院、医疗基础设施建设、慢病管理等涉及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各个相关方面,从多维度触达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,以增强服务能力、提升医疗效率、优化患者体验、延展服务范围为核心目标,整体呈现由院内走向院外、由模块化走向大融合的趋势。
美国近20年的6.5万多个医疗项目中,数字医疗创业公司在所有获得融资的医疗创业公司中占比已朝50%迈进。而我国近20年4.2万个医疗项目中,这一比重占比还不足10%[1]。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、分级诊疗、医保控费以及疫情引起医疗行为改变等,都将给我国数字医疗的发展提升带来强劲推动力。
本文主要从“医疗信息化”与“互联网医疗”当前面临的问题出发深度分析行业现实困境与前景。理解这些问题,不仅对于消除这些阻碍、促进企业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,对于投资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。
现存问题
01医疗数据共享难,软硬性因素阻碍平台搭建
当前超过70%的医院都实现了医疗信息化,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也已初见成果,但我们仅有3%的医院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,且地域性明显。区域医疗开展的难题有一部分在于国内医院IT系统的接口和数据标准的不一致,使得院内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交互和操作产生阻碍。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很多医院对于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是保守的,担忧数据流通的风险,将数据牢牢攥在手中。同时医疗数据的产权问题、涉及的隐私保护、数据开放的范围等法律法规的不清晰、管理机制等体系的不健全都将成为数据共享的制约因素。
医疗数据的共享困难,也束缚了互联网医疗的精深发展;上下级医院之间信息数据无法分享,分级诊疗难以落到实处;处方不外流、网上处方药售卖监管也无从下手。同时医疗数据的价值无法发挥出来,比如病案质控,我国医院一般实行病案质量三级管理制度,仍以人工质控为主,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智慧病案价值的进一步发掘。
02医疗资源整合难,多元化业务关联效益较差
目前国外“互联网+医疗”形成了包括医疗健康数据库、智能分诊、医养融合及老人监测等服务特色,在健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也建立了保障体系。美国是“互联网+医疗”应用的主要国家,其次是欧洲、非洲、拉美国家,最后是亚太地区。
我国“互联网+医疗”起步较晚,主要分为医院主导和企业主导下的服务。但医院管理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服务主要提供预约挂号、智能分诊、科室医生查询、健康咨询、医院导航等功能,用户群相对较窄,较少实现诊断治疗一体化的电子就医全过程,诊疗服务尚未得到广泛应用,大多数大型三甲医院的电子病历、健康档案等患者医疗数据对外不公开,无法实现随后复诊、健康管理在基层的无缝衔接。
而企业管理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服务主要包括医疗咨询、疾病查询等功能,主要满足用户日常寻医问诊的咨询服务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医疗需求。且企业资本的趋利性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特征难以平衡,使互联网医疗难以进入传统医疗行业的核心内容,大多只停留在周边业务,难以维持长期运营。同时企业在平台监管、保险支付及信息安全方面没有明确的统一规范,比如保险支付方面,企业主导的服务出于医疗项目不确定,服务暂无统一定价、医保部门难以核算实际成本、总体医保费用控制等角度考虑仍无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
03技术应用难度高,大数据、AI 等新技术仍远未成熟
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,当前AI医疗面临医疗数据孤岛、结构化数据不足、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共享的难题,导致算法模型训练优化遇到困难,市场教育过程缓慢,医学和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短缺。要实现两者的全面融合,尤其是让人工智能承担起部分甚至全部的医生职责,尚还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。特别是当前在数据管理机制不健全、监管创新步伐相对迟滞、信任构建困难重重、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这几方面的困难下挑战更大。
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,我国数字医疗发展仍任重道远,“云数物智移”等数字技术融合,与涉及到众多的主体,政府、医疗机构、药械企业、患者、技术公司等,要打造整全的大健康智慧生态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从积极角度来看,这也意味着中国智慧医疗细分产业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发展前景
01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升级,加速实现智慧化医疗服务
大部制改革落地至今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医保局等部委所出台的医疗IT相关政策主要聚焦于 EMR 建设升级、医联体建设、互联网诊疗、医保信息标准化、DRGs 五个领域,而国家及地方医保局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将是近两年医疗 IT 行业的重要需求来源。医疗IT本身是大健康产业构成中的重要一环,对于养老、公共卫生防疫管理、药品器械流通、科研、行业监管、体制改革均具有支撑作用。从这个意义来讲,医疗 IT 可谓是一个庞大的、长期的系统工程,当前以 EMR 为重点的新一轮 IT 建设仅是全面信息化的起点。
02数字化加速大健康产业生态融合创新
中国人口众多、数据量大,尤其近年来亚健康人群、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口也决定着医疗保健、康复与健康养老需求将越来越多。但现状是供给严重不足,若能有效挖掘其中的数据价值和市场机会,大健康产业本身的市场规模会有质的提升,将助力形成参与者多样化、服务专业化、产业环节联系紧密的医疗大健康生态。在这个潜在的大市场中,IT 企业更为深入的切入运营环节(如处方外流、远程医疗、慢性病管理、商保快赔、健康险设计、信息平台运营、PBM 药品福利管理、健康大数据服务等)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,将使得在产业链中的分润比例扩大。
03“互联网+医疗”新业态未来发展空间巨大
在由互联网医院牵头的医联体内,包括在线诊疗、电子处方流转、处方药品线上销售、医保异地就医、跨域结算、“一站式”结算、检查与检验、医疗保险在内的医疗服务将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。而当前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互联网医疗平台,更多以在线问诊服务为核心,向外延伸医药服务、健康管理服务等业务线,典型机构有微医、春雨医生、好大夫在线等。较为重要的行业动向,如微医借助“微医云”向医院客户输出医联体系统、辅助诊疗系统、互联网解决方案。其“数字健共体”为核心的业务板块快速增长,已成为多地推动医疗体系数字化升级、落地“三医联动”改革的“基础设施”,目前在山东省已完成覆盖全省16地市,累计服务参保人1800万次,在线问诊人数超800万,服务慢病人群近200万人次。[2]
[1] 数据来源远毅资本全球数字医疗数据库
[2] 数据来源:新浪网20220706《国资入局数字医疗行业龙头 微医数字健共体彰显多重价值》